公元前,長江大量泥沙沉積于長江口,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,大約經過800多個春秋,至唐末,出現東洲和布洲兩大洲及成群小沙洲,沙洲漸次連片。至五代后周顯德五年(958)建縣,縣治設于東洲鎮,名海門縣。海門瀕江臨海,屢遭風潮災害,縣境漲坍無常。尤其是明代中葉,境內大片土地坍沒,坍至呂四、余東、四甲一線,縣治一再遷徙,至清康熙十一年(1672)栽縣為靜海鄉,歸并通州。
海門市位于萬里長江入???,素有"江海門戶"之稱。海門,東瀕黃海,與日本、韓國隔海相望,距長崎、釜山等國際大港僅400海里;南倚長江,與上海的直線距離僅60公里。海門,是長三角北翼聯通上海的第一橋頭堡,處于承南接北的重要樞紐位置。
海門市設有3個街道,9個鎮,231個村民委員會,67個居民委員會。
海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,東瀕黃海,南倚長江,素有"江海門戶"之稱,與上海隔江相望,被譽為"北上海"。市境位于北緯31°46'-32°09',東經121°04'-121°32'。境內地勢平坦,溝河縱橫,地表平均海拔4.96米(以廢黃河為基準)。
海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四季分明,雨水充沛,光照較足,無霜期長?! 〈杭荆?-5月),是冬夏季風轉換季節,冷暖空氣相互爭雄,天氣多變,氣溫回升緩慢且不穩定,呈跳躍性,常出現低溫連陰雨和春霜凍。